近年来,从《战狼》到《流浪地球》的引爆,新主流电影越来越成为中国电影的主要赛道。所谓新主流电影指的是能够占据主流市场并能传递主流价值观的一类电影,即用商业类型片的模式呈现主旋律电影。
(相关资料图)
然而此类电影的尝试经常陷入的误区是,止步于商业元素,观众爽过就忘,失去价值传达而沦为烂片。也就是说,能否实现价值传达决定了最终此类影片能否赢得口碑乃至成为爆款。
今年五一档就有多部新主流电影上映,目前来看,《惊天救援》不仅依赖杜江、王千源、佟丽娅、韩雪等明星阵容乃至应接不暇的特效奇观吸睛,更凭借内核的情感振动引发共鸣从而完成价值升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片中韩雪饰演的张虹老师,可以说,正是这一条人物支线,成为影片价值升华的关键。不难发现,影片的主要角色几乎都是消防人员,唯一的例外就是张虹,作为消防人员的家属,她只是普通民众的一员,但恰恰也是离电影观众最近的人物,她连接着银幕内外,牵引着观众的情感走向。她对消防员从不理解到明白的心路历程,正是观众对消防事业从不熟悉到敬仰的价值认同过程。
得益于韩雪出色的表演,这一人物的关键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张虹自亮相就被赋予了诸多生活细节,比如有意涂抹的口红,听见校铃的慌神,几番欲言又止的叹息,传递出一位消防家属的无奈与不理解,生活化的演绎极易获得观众的角色认同。
而在张虹和学生们受困天台的场景中,她安慰同是消防员家属的小腾“他一定是在救更加需要帮助的人”,眼泪却止不住,何尝不是在说服她自己呢,银幕之上,见其坚毅也见其委屈。
直到消防直升机出现的那一刻,紧跟着插入了张虹回眸观望的镜头,意味着她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接下来一组消防人员施救的蒙太奇,则更像是张虹的主观镜头,她所见证的,正如观众所见证的。镜头最终又落回到张虹的近景,一双饱含情绪的泪眼和一个如释重负的微笑,她所感动的,正如观众所感动的。
影片尾部,救援结束,在卡车内,张虹坚定地支持未婚夫的消防事业“我发现我才是第一次明白你,明白你的工作有多重要。”在情感的涌动中,观众最终通过张虹的眼睛,瞻仰消防英雄的伟大,完成对影片的价值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人物的精彩之处,不止在于她以普通人的视角引发观众共鸣实现价值高度,还在于她以普通人的壮举丰富影片对于英雄主义的阐释,从而拓宽价值广度。张虹除了是一位消防家属,同样是一名人民教师。
影片中,在灾难来临时,韩雪饰演的张虹一身狼狈污浊,在烟雾缭绕中逆着人流奔向图书馆营救她的学生,用血肉之躯一次一次撞击紧锁的大门。至此,影片价值宣扬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职业,而是任何一个心怀英雄主义的普通人。
这样看来,正是韩雪演绎的张虹这一人物形象,在高度与广度上有效地实现了影片《惊天救援》的价值传达,使其在新主流电影的赛道上拥有成为领跑者的潜力。